(Buckingham Palace, 2010)
陳綺真說: "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旅行的意義.
大家都有不同的出國經驗,
每次我看遊記或旅行社的行程,
都會覺得, 哇 , 大家都在有限的時間內去了好多地方呀.
可能對於在有限出國機會的朋友眼中來說,
這樣才值回票價,
不過很怕回憶裡只有排隊, 或是大部份的時間是看到其他觀光客.
唯一對自己有意義的事就只有照片裡多了一張在異地比YA的照片.
(或者是10張,但是都有比YA)
我想建議以下2個點不要當作主要旅行的意義.
1. 超著名景點
2. 某某festival
1. 超著名景點
(Buckingham Palace, 2010)
當然超著名景點像巴黎鐵塔,輪蹲眼,比薩斜塔這種的,
大家都會很想一睹真面目
不過通常這種超著名景點一定是塞滿觀光客,
而且它的浪漫風情或是各種附加氣氛都是後來的各種市場行銷因素的人造結果.(不是天然的)
有可能你千辛萬苦到了之後會發現,
怎麼這麼髒,
怎麼這麼舊,
拍完照買完要屎圈跟馬嗑杯之後,怎麼這麼空虛.
然後又要在觀光客堆裡面想辦法擠出去.
當然我不是說完全捨棄這種景點,
只是如果你的時間有限, (像一個禮拜就其實滿有限)
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又不對(例如地鐵停駛,或剛好早上酪屎覺得很不舒服)
就不要太執著一定要看到一個塔或一個什麼東西.(Google Map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另外一個不要執著的原因是,
通常這種景點附近的商圈都被資本主義的大財團所包圍,
所以你很容易看到熟悉的東西,
例如, STARBUCKS. H&M. ZARA. NIKE. McDonald.
或是其他區域性的連鎖店.
這種店你去任何倫敦名為High Street 的地方都可以一應俱全的在一條街上逛完.
(或是台灣的sogo跟星光三越也不會差很遠.)
結帳還不用排隊.
如果是其他一般的餐廳,
品質跟價格相對不優.
紀念品店就, 我不知道要下什麼評語.
如果沒有人的時候進去逛逛還滿有趣的.
因此除非你旅行的意義是一定要一睹某一個東西的真面目.
或是一定要拍一張這種撐著比薩斜塔的照片,然後還被別人擊掌
圖片來源:這裡
或這種
圖片來源:十大令人失望景點
不然不用每天都一定要排一個在台灣眾所皆知的景點.
其實整個旅程都完全排不到也不用太遺憾.
2. 某某節,某某festival.
(Notting Hill Carnival, 2010)
每當哪一個地方有某某節,某某festival的時候,
就意味著
1. 當地人都跑去別的地方, 把自己的flat租出去.
2. 此地各種東西價格飆漲.
3. 觀光客很多.
4. 當地政府有編列預算 所以會排一些給觀光客看的把戲. (我好像一直對光光客很有意見,但是我自己也是一個光光客)
也就是你看不到這裡真實的生活跟小鎮的樣貌,
你買到一樣品質但是更貴的東西,
你看了一些你未必會欣賞的把戲.
(Notting Hill Carnival, 2010)
不過當然有一些festival 是真正由當地人參與的.
要以festival為旅行目標的人只要稍微google一下就會知道這種festival 是當地政府拱出來的還是真正的festival.
本來我是要說通常沒有官方網站的festival比較天然.
但是我google到台灣的馬祖繞境有鑾轎即時衛星訂位服務之後.
我要改口說,
官網沒有多國語言的festival 才是真正的festival.
例如台灣的媽祖繞境就是非常有意義又天然的festival.
最後,總結.
(Scotland 便所裡面, 2010)
我還是要重申我不是反對這類型的行程.
只是如果要以這種行程為主要目標,
沒有仔細想想自己真正的喜好.
可能為了這類型的行程而把時間浪費在塞車塞人又花錢的壞心情上.
我們台灣人的假期都是很寶貴的呀!
(又不是像法國人一年有半年都在放假, 所以沒事躺在草地上也要躺一個下午.)
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或旅行的意義.
只要能確定自己想要體驗的是什麼. 用這個原則去規劃.
就是最棒的旅程.
跟人生一樣阿.(< 硬想出一個梗來結尾,突然有一種寫論文的感覺.)
Bon voyage !